- Aug 16 Sat 2008 22:51
相簿更新 0816
- Aug 16 Sat 2008 00:46
世界,台灣在這裡
2005年,龍應台發表了一篇 “請問雅典在哪裡?”的文章,評論了台灣人令人憂心的國際觀。
當時我看了,震動不大,僅止於 “嗯,我知道了” 這樣的程度。後來在Ethical, Social and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寫關於台灣媒體亂象的期末報告時,又把文章拿出來看了一次。這一次,覺得感受很深很深。
在美國生活兩年,我覺得台灣同學最辛苦的,不是語言上的隔閡問題,是在文化,以致於話題上的差異。
我們對於國際政治情勢的概念十分薄弱,也不懂各項國際情勢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好比說,去年十月底的油價大漲,多數人不知道與土耳其出兵伊拉克有關,更別說土耳其為什麼要出兵伊拉克,還有美國為何強烈勸阻土耳其出兵等等。台灣在國際地位的薄弱,讓我們在國際舞台上總是缺席,漸漸的,我們也習慣了這種安安靜靜把自己生活過好的角色。只是,我們的生活也不大好,媒體與政治的亂象,讓多數的人民下意識的覺得政治是種骯髒的工具,甚至連出國在外究竟應該表明自己是來自 “Taiwan” 還是 “ROC” 都感到一陣尷尬。這樣的情緒,總讓我們在同學間討論各國政經型態時,表現出一種默默。
身在國外,才深深感知道自己國家的被打壓,在充滿各國國旗的場合,總是找不到熟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一年一度的舊金山中華民國國慶升旗典禮,來的都是只認中華民國,不認台灣的廣東伯伯。國旗很虛弱的升了起來,我的心中總是相當複雜。
我並不是個政治狂熱的人,也沒有很明確的政黨立場,只是想在這個世界找到一種關於 “國家”的安全與認同感。台灣也好,中華民國也好,它們對我來說都只是個名子,它們的本質,是我心中的那片歸屬。
畢業那天,我、Nelly、跟Arthur都戴上了我們國旗的Sash(雖然一整天都不免擔心會有態度激進的人把Sash扯下來)。無關乎示威,只是想告訴自己以及家人,不管我再喜歡再不喜歡,台灣,是我心中的一部分,是成就我的一片土地,那裡的天氣很黏,那裡的交通很討厭,可是那裡有你們,那裡有我們。
我一直都不是熱衷奧運的人,但是今年奧運,我看的很開心。由於地點的特殊,一向對國人沒有太大感覺的奧運,成了舉國最重要的大事。光怪陸離的社會新聞少了,除了少數有心的人拿奧運來作秀讓人不齒之外,全國內外總膨脹著一股上下一心的態度。我相信選手們一定在感受到這種支持後更加努力,創下了今年奧運的好成績。
- Aug 15 Fri 2008 03:10
世界,台灣在這裡
2005年,龍應台發表了一篇 “請問雅典在哪裡?”的文章,評論了台灣人令人憂心的國際觀。
當時我看了,震動不大,僅止於 “嗯,我知道了” 這樣的程度。
後來在Ethical, Social and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寫關於台灣媒體亂象的期末報告時,又把文章拿出來看了一次。
這一次,覺得感受很深很深。
在美國生活兩年,我覺得台灣同學最辛苦的,
不是語言上的隔閡問題,
是在文化,以致於話題上的差異。
我們對於國際政治情勢的概念十分薄弱,
也不懂各項國際情勢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聯是什麼,
好比說,去年十月底的油價大漲,
多數人不知道與土耳其出兵伊拉克有關,
更別說土耳其為什麼要出兵伊拉克,
- Aug 11 Mon 2008 10:08
Travis 舊金山演唱會小記
“趁著Travis即將來台演唱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之際,我決定來個打鐵趁熱,寫下我當初在San Francisco近距離看Travis的觀後感。”
原本,我打算以此開頭的。結果竟然因為回國的混亂以及懶惰作祟,等到此時,距離Travis真的要在新莊體育場演唱不到15個小時的此時(而且還不知道我何時能寫完),我才開始提筆(而且事後證明,我晚了一個禮拜才把這篇登上來)。好吧,就當作是給看完的同學們一點小溫習,或是給沒機會看的同學們一點小菜吧。
2007年11月20,舊金山,冬天,晚上一如往常的冷。我的心卻澎‧湃‧的很,心中每秒鐘都在想: “OMG,我要看到Travis了,我要看到Travis了!” 很興奮的(此刻的我並不知道之後會更興奮)跟Crystal提早到了現場,咦???都沒人耶…。不是開玩笑的,一直到開演的前一個鐘頭,排隊的人竟然只有不到20人。所以我們還晃蕩了一下才開始排隊。
![]() |
到了表演場地- The Filmore,一進門只有一個感覺…,好…小,真的小,跟早期的@live一樣小,雖然一直訥悶著,不過看到目前距離舞台只有一排半的人,我已經快要腦衝血了,就抓著Crystal往前跑,選定了Fran的前面的位置(殘念,應該靠Dougie近一點的!!),就忍不住跳個不停(Crystal完全被我當天的失控嚇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Travis在那年的五月,也就是不到半年前已經來過SF了,難怪人可以這麼少,真是讓我撿了個便宜哪。
廢話不多說,就讓我簡單的紀錄分享一下當天的曲目及Highlights吧!
曲目:
- Selfish Jean
- Eyes Wide Open
- Aug 11 Mon 2008 02:55
該還的總是要還的...
- Jul 25 Fri 2008 01:53
Casual Trend Alert - 關於Abercrombie & Fitch Co.
- Jul 11 Fri 2008 20:00
Casual Trend Alert - 關於Abercrombie & Fitch Co.
全美各大產業在近兩年刮起了一股Casual風。
隨著都會型態的轉變、人們對於各種壓力的承受與應對、以及經濟體的衰退,不只是美國,世界各都會也都漸漸轉為一種對於Casual風的推崇,在各產業使用的材質及設計上都看的出一些端倪。
乘著這個風,許多美式服飾品牌像是American Eagle、Urban Outfitters、Abercrombie & Fitch…等,在美國(特別是西岸)及世界各地都相當成功,由於亞洲目前沒有正式代理商,加上媒體的炒作,在年輕市場更是佔有一席之地。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屬Abercrombie & Fitch Co. 為最。
Abercrombie & Fitch Co. 旗下有四個品牌,分別以非常緊密的年齡層來劃分市場:
‧ Abercrombie:也就是A&F kids,target介於7~14歳,Logo跟A&F相似度及高,只是仔細去看會發現長的比較幼稚。設計與A&F主牌相當類似。只是變成小孩版型。有趣的是,由於價位較為便宜,早期許多身型嬌小的亞洲人都會買他們的L或是XL的衣服,不過這一年來看來這個”小技巧”被廠商發現了,整體版型都變的更小哩。
‧ Hollister:target介於14~18歳間。Logo是一隻飛鳥(海鷗?)。
‧ Abercrombie & Fitch: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A&F囉。Target介於18~22歲之間,Logo是一隻麋鹿。
‧ Ruehl 925: Target年齡設定為22歳以上,偏年輕上班族。也許是注意到當A&F主牌的忠實消費者已經大學畢業,需要有另外的一線繼續服務著他們,近年其創立了這個新品牌(當初的Old Navy也是為了滿足長大的Gap消費者而創的),全美目前才10家,雖然是A&F全線最新的品牌,但是氣勢卻不可小覷。單價也是全線最高的,簡單的一件T-shirt約美金38起跳。一開始主打的是高級皮件(約$300~$500),不過最近有將主力轉向服裝的趨勢。Logo是一隻鬥牛犬幼犬,我超愛的。
基本上他們家的衣服老實說除了Ruehl之外,其他的材質都不是很好,沒洗兩次就會變的又薄又小件。不過在剪裁上倒是非常吸引人,像是上衣超窄版,女生很適合混搭,男生穿了則會拉長身長。
Abercrombie & Fitch Co.在美國的成功,並不只來自他的分線緊密,對於趨勢(Trend)的敏感,或是其打版剪裁,最主要又最有趣的,是來自它的行銷方式- 性感行銷。即使商品本身是休閒風,並不裸露,然而其平面廣告、網站總是以六塊腹肌猛男及身材火辣的年輕人露著迷濛的眼神看著你作為強打(每次他們選的小白人男都讓我很想扁他…),有時候還會有男女親密無比的畫面,而且越接近對性好奇的年紀越過火,反而Ruehl比較收斂;店面常有肌肉猛男在門口吸引客人,店員(特別是站門口的)絕對是靠臉及身材挑選的;另外最為商界批評的,是他們總在發行的雜誌裡大談或是暗示關於性的互動(甚至是集體性愛group sex),對象都是年輕人。另外對於他們種族歧視的企業文化更是令人詬病,諷刺的是,如同當年Tommy Hilfiger一樣,即使帶著歧視,亞洲人還是對此品牌相當死忠。當然在商業道德來說,這個品牌實在是需要被天打雷劈,多數的成年人(我也是,嗚嗚,老了)也會對著他們的行銷方式搖頭嘀咕,不過在銷售量及獲利的表現上,他們確實是一路長紅了10年以上。
- Jul 06 Sun 2008 15:19
嗯,擱不下的那些
- Jun 16 Mon 2008 16:30
悄悄搬家小記
- Jun 15 Sun 2008 13:22
品牌革新之章 - Burberry Prorsum
凡提及Burberry,大家心裡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它的經典格紋(Burberry Check),以及風衣。
其品牌價值建立於此,卻也不免被這樣的包袱所禁錮。經典並非不好,只是這樣的品牌印象對我來說,總是有些趨於安全。所以我一直對Burberry抱持著尊敬欣賞,但無法狂熱的態度。不過這樣的態度,在我於2007年9月到New York一遊之後,徹底的被扭轉過來。當時第五大道的Burberry,正展示著當季 Burberry Prorsum系列的風衣外套,及三兩件的洋裝(dress),突出的元素大膽而內斂的表現在剪裁、材質、及設計上,看到的一瞬間,真的只能用 “驚艷”來形容。
說到Burberry Prorsum,先來簡單介紹一下Burberry的小歷史。源起於西元1856年,由Thomas Burberry所創立,於20世紀中末期蔚為風潮。特別在80年代到90年代間,由於日本及美國人開始推崇時尚名牌,Burberry 在世界名牌中佔有一席之地。只是漸漸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Burberry的經典設計也慢慢成了自己本身的包袱,銷售量持續下降,老舊保守的品牌形象無法施展出品牌本身的力道。直到1997年,Rose Marie Bravo被選為CEO,Burberry又展開了品牌的另一章,1999年,Burberry Prorsum也在Bravo的帶領下問世!2001年,Burberry的首席設計師Christopher Bailey的到來,更是讓Prorsum發出難以掩飾的光芒。現在Burberry旗下成人服飾分為兩線:一為Burberry London,走的依然是較保守典雅貴族路線;另外就是Burberry Prorsum了,設計突破性高,這線我會在後段有更詳細的圖文介紹。而另外還有日系的Blue Label & Black Label,不過這兩線都不屬於Burberry品牌本身的設計,而是授權給日本的廠商所設計的,這部分我就不多做介紹了。
涼氣球一直是重金屬搖滾元素的fan。當然搖滾的太徹底我多少還是會驚驚,不過只要是帶有搖滾元素的服飾配件,總是會想讓我多看兩眼。我想這就是在07年秋冬後Burberry Prorsum讓我中招的重點因素之一吧。
以下為涼氣球對近三季Christopher Bailey領導下的Burberry Prorsum的一些看法:
07年秋冬,Burberry Prorsum在設計上加強了重金屬及未來的味道,使用了大量的馬甲、戰袍等元素;在素材上使用皮革、金屬、及波紋皺絲的比重也加重不少。充滿態度、性感、卻不裸露招搖,撼動了當季時尚界,(當然涼氣球心中也是被撼動的萬馬奔騰哪)。
![]() |